品读毛主席诗词有感
发布日期:2016-10-14
《毛泽东诗词》,是毛主席一生戎马的见证。诗词中包含了红色革命、红色精神以及红色经典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完全体现。市委党校开设《品读毛泽东诗词重温中国革命伟大史诗》一课,让我们第28期中青班学员在精神得到享受,灵魂上得到洗礼。
“独坐塘前如虎踞,绿荫水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在毛泽东所有诗词中,我认为这是最有趣的一首。让我们感受到主席青春年少就托物言志、气魄非凡。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年只身走出韶山闯天下,几十年后成为开国领袖,少年立志终有大成又何必计较哪里是乡关?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便志存高远,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其后来成就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然毛主席诗词中流传甚广,最值得称道的是气壮山河的《沁园春 雪》,该词发表在1945年秋的重庆和谈期间,一时轰动整个山城。一时间文人学士,雅兴勃发,赋诗填词,纷纷咏雪。但没有一首超过《沁园春 雪》的风头的,这除了语言的锤练之功外,是因为那些名流们缺少或没有毛泽东那种王者的霸气,穿越时空的丰富思维。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毛主席诗词当属《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同样也让近百年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热血沸腾,激发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热情。尤其这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追求方有昂扬,我想人一生总要做点什么,总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总要为社会和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有了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不浪费生命,不虚度年华,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价值,才能不断为自己的人生提气,不断昂扬自己的斗志,不断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而且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毛泽东在他的作品中,不做历史名人的崇拜者,赞美当代英雄,是因为他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点,运用的是最新的唯物史观,这就使他的评古具有前人所没有的大“气”,这一特点就是帝王诗人曹操,和以气魄宏大而著称的苏轼也无法向其背。与其博大境界和相辅相承的是毛诗词的磅礴的气势。大手笔,大气象,大意境,气吞长虹一贯到底,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可谓登峰造极。(第28期中青班学员 周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