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贺州市委党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发布日期:2017-04-12 来源:科研科     作者:zy

(转载自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网)

作者:中共贺州市委党校 周扬 

近年来,贺州市委党校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全区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立足贺州实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校姓党,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研咨一体化稳步推进,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 

一、坚持主业主课,教研咨一体化稳步推进 

过去,有的班次主业主课不够突出,重一般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与《意见》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聚焦重心定位,优化教学布局,突出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一是抓好“两个确保”。不折不扣地执行《意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20%”的硬性规定,完善教学布局、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时间统筹,确保教学课时到位;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教学模块与专题,促进党的理论教育进课堂、进学员头脑。设置“党性教育单元”,构建以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史国史、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和反腐倡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如2016年中青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安排了65个教学专题、占全部86个教学专题的75.5%。 

二是坚持教研咨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既要靠信仰的力量,也要靠学术的力量。坚持以“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为目标,着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工作,科研咨询工作实现新突破。以课题研究转型为突破口,围绕选题立项、调研方式和培训指导等方面工作进行改革创新。要求选题必须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同时加强与市调查研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合作,将我校的校级课题纳入到联席办的课题计划,进一步畅通我校科研咨政的通道。邀请市委政研室及相关部门领导到我校指导调研课题写作,提高我校科研人员调研课题写作水平。面向县(区)党校招标校级课题,邀请县(区)党校科研人员列席校级课题选题以及立项评审会议,促进党校系统科研水平共同提高。完善科研咨询工作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建立和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科研资助办法》等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如2016年,我校科研工作成绩喜人,全年获得厅级课题立项12项,完成课题结项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篇,获奖论文24篇。其中多项成果实现重大突破:出版《资源枯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与实证研究》专著一部;2项成果在贺州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咨政报告《应高度重视解决我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三重三轻”问题》在自治区党校《党校要报》刊发,实现科研咨政新突破。 

三是打造党性锻炼熔炉。丰富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把党性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开发落实到相关职能科室,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试讲和老师评点等方式进行打磨,形成党性教育优质课、精品课;把党性锻炼贯穿教学培训全过程,从正反案例教育、现场教学、日常管理、党性分析交流等方面构建党性教育立体化模式,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教学培训改革继续深化 

相当一段时间,党校教学方法单一,重教有余而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而启发不足。我们为改变这种局面,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一是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班次及授课对象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安排社会调研、工作经验分享、学员论坛、才艺展示等各种形式的学员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是建立教学基地,推进现场教学。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资源共享、动态管理的原则,市县党校共同深入挖掘贺州革命传统红色资源、循环经济与养生休闲绿色资源、改革创新发展蓝色资源,开发了英家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富川现代特色农业、八步莲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系列现场教学基地,建立起了涵盖党性教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发展等各类主题鲜明的教学基地,增强教学效果。   

三是抓好专业化能力培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培训设计,围绕提升专业化能力需要,继续选派干部赴广东等发达地区高校、党校开展异地培训,举办全市厅级领导干部“向东开放”专题研讨班和贺州市正科级干部提升开放合作能力集中轮训班等班次,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性。四是开展异地培训,创新教学模式。为了提升领导干部的开放合作能力,更好地服务贺州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培训两周以上的班次都开展异地教学,举办异地培训班18期,学员向外走,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提升了能力。 

三、坚持服务中心,教学载体不断创新 

过去,党校有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用脱节,市县党校都存在班次学制不规范,办班时间短等问题,为改变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做法是: 

一是创新开展专题巡回党课。为深化我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抽调市县党校30名教师组成5个授课小组,深入全市61个乡镇(街道)开展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巡回党课,专题授课549场,推动广大农村和基层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同时还培养“四会”党课教员,使巡回党课成为“带不走”的党课。专题巡回党课把贺州原有的“送教下基层”、“三校联办”活动进一步向农村基层党员延伸、街道社区党员延伸,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充分肯定。 

二是有效整合市县党校资源,推进县级党校设置调整。理顺分校领导管理体制,完成分校班子组建工作;成立分校业务指导科,负责统筹协调分校办班工作;完善分校办班运行机制,分校中青班集中市委党校举办,专题研讨班在分校或教学点联合举办,自主办班在市委党校指导下按计划举办;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分校办学经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由干部所在县区承担,列入财政年度预算。这一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的肯定。 

三是开展政治理论考试,以考促学。市委党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政治理论闭卷考试,对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测评,检验学习培训成效,这一制度坚持了十年,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 

四、坚持提升能力,突出师资队伍关键性 

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关键。 

一是坚持从严治教。坚持党校教师姓党,严格政治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党校教师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科学探索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确保党校讲台的科学性和政治性。实行严格的教案审核、集体备课、课前试讲等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和激励机制,倒逼和引导教师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根据教学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引进优秀人才,通过继续深造、师资培训、挂职锻炼、导师制、主体班学习等,加强师资培训。如2016年在井冈山举办市县党校“红色基因”教育集体备课研讨班,有11名教师参加中央党校、区党校师资班培训、20名教师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培训、2名教师到市单位跟班学习;立足我校学科结构,面向全国高校引进具备学术基础的硕士研究生,推行导师制,选拔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以老带新,加速新任教师成长;鼓励和资助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三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积极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进一步加大从党政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人物,担任党校兼职教师。今年共聘请49名领导干部及37名区内外专家教授到我校授课,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水平。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